本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项目、201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历史和现实比较视阈中的中国梦》的最终成果。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未来社会的设想是迄今为止人类最美好的梦想。中国梦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未来社会的设想具有内在的密不可分的联系,它具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渊源,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新的理论创新成果。本书从中国梦的历史渊源与文化传承、中国梦的“梦之路”、中国梦与“世界梦”等8个方面来深刻阐释了中国梦的历史、比较和现实,具有较强的学术意义。
洪向华,男,中央党校科研部副教授,处长,中央党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室主任、人事部人事科学研究院博士后。主要从事政党、领导科学、管理学等方面的研究。
导言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未来社会的设想与中国梦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未来社会的设想为中国梦提供了未来愿景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未来社会的设想为中国梦提供了根本遵循
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未来社会的设想为中国梦提供了价值导向
四、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未来社会的设想为中国梦提供了科学方法
第一章 中国梦:战略思想与共同心愿
一、中国梦的提出有利于推进理论创新
(一)叙述中国梦有利于推进党的理论创新
(二)解析中国梦有利于推进党的理论创新
(三)实现中国梦有利于推进党的理论创新
(四)中国梦的理论创新价值
二、中国梦的提出有利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一)中国梦的提出有利于讲好中国故事
(二)中国梦的提出有利于激发中国精神
(三)中国梦的提出有利于凝聚中国力量
三、中国梦的提出有利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中国梦的提出有利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二)中国梦的提出有利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三)中国梦的提出有利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四、中国梦的提出有利于推动全面深化改革
(一)中国梦的提出有利于提升改革的动力
(二)中国梦的提出有利于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理论支撑
第二章 中国梦:历史渊源与文化传承
一、5000年的文明传承为中国梦提供了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
(一)政治民主梦
(二)经济发展梦
(三)文化繁荣梦
(四)社会和谐梦
(五)生态文明梦
二、近代以来中国遭受的深重灾难决定了中国梦的历史使命
(一)国破山河败——帝国美梦的破灭
(二)中华民族苦难挣扎——孕育中国梦
(三)烽火照苍穹——中华民族觉醒,实践中国梦
三、近百年的奋斗历程凸显了中国共产党所担负的历史责任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
(二)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三)曲折发展中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四)改革开放,中国迎来发展新机遇
(五)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不断前进
第三章 中国梦的“梦之路”
一、从世界近代史的角度看,中国没有沿袭传统大国崛起的老路,走出了一条和谐发展、和平发展的“梦之路”
(一)近代西方大国的崛起之路
(二)中国崛起模式的选择——“和平崛起”
二、从国际共运史的角度看,中国没有走入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死胡同,走出了一条改革开放、与时俱进的“梦之路”
(一)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死胡同
(二)中国模式—中国的改革开放、与时俱进的“梦之路”
三、从发展中国家发展史的角度看,中国没有陷入长期停滞不前的泥淖,走出了一条科学发展、良性发展的“梦之路”
(一)发展中国家的概况
(二)中国的科学发展?良性发展的“梦之路”
第四章 中国梦与世界梦
一、古往今来的世界梦体现了人类社会追求文明与进步的内涵
(一)前现代社会的地域型世界梦
(二)工业化时代的激烈对冲的世界梦
(三)全球化时代的世界梦
二、中国梦与世界梦之间的辩证关系
(一)基于历史唯物论正确看待中国梦与世界梦的辩证关系
(二)中国梦在世界梦的母体中孕育和发展
(三)中国梦与世界梦的融合—走向全球“命运共同体”
第五章 世界主要国家的国家梦:经验?教训及启示
一、“英国病”:帝国的衰退和幻想的破灭
(一)英国病的形成和发展
(二)英国病的特征
(三)英国病的实质
二、美国梦:过度关注个人主义和物质获取
(一)美国梦的形成和发展
(二)美国梦的影响
(三)美国梦的实质
三、欧洲梦:期冀更好生活方式和更高生活品质
(一)欧洲梦的形成和发展
(二)欧洲梦的内容
(三)欧洲梦的实质
(四)欧洲梦、美国梦和中国梦
第六章 中国梦:现实形态
一、富强中国
(一)为什么富强中国是中国梦的主要内容?
(二)富强中国梦是什么样的?
(三)怎样实现富强中国梦?
二、民主中国
(一)为什么民主中国是中国梦的重要内容?
(二)民主中国梦是什么样的?
(三)怎样实现民主中国梦?
三、文明中国
(一)为什么文明中国是中国梦的重要内容?
(二)文明中国梦是什么样的?
(三)怎样实现文明中国梦?
四、和谐中国
(一)为什么和谐中国是中国梦的重要内容?
(二)和谐中国梦是什么样的?
(三)怎样实现和谐中国梦?
五、美丽中国
(一)为什么美丽中国是中国梦的重要内容?
(二)美丽中国梦是什么样的?
(三)怎样实现美丽中国梦?
第七章 中国梦:问题与挑战
一、经济发展压力
(一)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压力增大
(二)科学厘清政府与市场关系尚需时日
(三)城乡经济发展差距不断拉大
(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现实压力增大
二、社会稳定压力
(一)“四风”滋生蔓延影响社会稳定
(二)腐败现象滋生蔓延影响社会稳定
(三)社会公平公正缺失影响社会稳定
(四)政府过多插手社会事务影响社会稳定
(五)党脱离群众的危险影响社会稳定
三、国际竞争压力
(一)全球“六化”趋势增大国际竞争压力
(二)意识形态认同之争使我国面临压力
(三)中国威胁论的抛出及泛化使我国面临压力
(四)国际敌对势力企图“西化”中国的压力
(五)国际势力企图“分化”中国的压力
(六)世界改革潮流的压力
(七)构筑一个和谐世界梦的压力
第八章 中国梦:实现路径与方法
一、实现中国梦的基础要件
(一)实现中国梦的理论基础
(二)实现中国梦的经济基础
(三)实现中国梦的政治基础
(四)实现中国梦的文化基础
(五)实现中国梦的社会基础
二、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道路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发展道路
三、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
(一)将弘扬民族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统一起来
(二)大兴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之风
(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四)破除“怀璧其罪”陷阱,释放社会正能量
四、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一)凝聚中国力量必须鼓起中国干劲
(二)凝聚中国力量必须汇聚人民力量
(三)凝聚中国力量必须关注个人梦
(四)凝聚中国力量必须保证公正用人
五、实现中国梦必须规避错误倾向
(一)规避对中国梦上行下效衍生地方梦、行业梦的倾向
(二)规避把中国梦等同于社会物质性需求满足之梦的倾向
(三)规避庸俗化中国梦的倾向
(四)规避将中国梦阐释为个人梦简单相加的倾向
(五)规避把中国梦与世界梦对立起来的倾向
后记